| 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5-00336 |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 發文日期 | 2025-10-17 |
| 標 題 | 對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第55號建議的答復 | ||
| 文 號 | 灌農建議字〔2025〕6號 | 主 題 詞 |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漁業 |
| 內容概述 | 無 | ||
| 時 效 | 有效 | ||
信息來源: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時間:2025-10-17 16:26[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吳淑杰代表:
您關于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縣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關心和重視。您的提案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時代鄉村發展實際,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為我縣推進相關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我單位表示支持,將在政策職責范圍內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一)聚焦產業振興,夯實鄉村發展基礎。始終將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著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依托本地特色農業資源,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打造具有區域辨識度的農產品品牌,推動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深度融入產業鏈條。廣泛開展農民技能培訓,搭建就業平臺,建立多元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在產業發展中持續增收,切實增強農業的吸引力和農村的發展活力。
(二)推進鄉村建設,優化生產生活環境。堅持以農民需求為根本導向,持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規劃布局,重點加強農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潔能源、農房質量安全提升、農產品倉儲保鮮和冷鏈物流、防汛抗旱、數字鄉村等設施建設,優先實施既便利生活又促進生產的重點項目。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大力實施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全力打造宜居舒適的鄉村環境。
(三)強化黨建引領,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深入實施“頭雁工程”,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整合鄉鎮審批、服務、執法等各類資源力量,完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積極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治理模式,推行鄉村網格化管理、數字化賦能、精細化服務,筑牢鄉村治理的堅實根基。
(四)厚植文明底蘊,培育鄉村文明新風。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重要載體,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等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評選“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深入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活動,建設完善村級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廣場舞比賽、文藝匯演等文化活動,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五)健全推進機制,凝聚鄉村振興合力。始終堅持“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理念,在項目規劃和建設全過程充分征求農民意見,堅決杜絕形象工程。通過村民議事會、村民代表大會等多種形式,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建立健全鄉村振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讓農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再次感謝您對我縣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今后對農業農村工作獻計獻策,我們共同為我縣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作出新的努力。
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2025年7月26日
蘇公網安備 32072302010045號 網站標識碼:32072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