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5-00335 |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 發文日期 | 2025-10-17 |
| 標 題 | 對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第61號建議的答復 | ||
| 文 號 | 灌農建議字〔2025〕11號 | 主 題 詞 | 農業、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漁業 |
| 內容概述 | 無 | ||
| 時 效 | 有效 | ||
信息來源: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時間:2025-10-17 16:24[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杜興華代表:
您關于設立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全方位服務鄉村振興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縣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關心和重視。您提出的關于設立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全方位服務鄉村振興的建議,緊扣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貼合基層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我單位表示支持,將在政策職責范圍內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結合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及灌云縣實際情況,現就您的建議答復如下:
(一)科學設置職能機構。您提出的 “科學設置職能機構,優化資源配置” 的建議,與當前灌云縣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建設規劃高度契合。將打破條塊分割,整合縣局和鄉鎮的農技人員,組建矩陣式分布的技術服務機構,涵蓋農技、農事等綜合服務功能。從管理模式來看,區域性農技服務中心縣級農技推廣機構運營和管理,這一安排與您 “理順職責關系,明確服務職能” 的建議一致,能實現農技服務資源的優化配置、權責關系的高效協同。目前,灌云縣規劃設置5個區域性農技綜合服務中心覆蓋全縣 12 鎮 1 街道及五圖河農場,各中心根據區域主導產業精準定位服務功能,如西部分中心聚焦蔬菜、稻麥、規模畜禽產業,沿海分中心側重水產、稻麥產業,確保服務精準高效。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您關注的 “人員年齡老化、知識結構單一、技能提升不足” 等問題,正是灌云縣在建設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過程中重點解決的問題。針對現有農技部門人員空編、年齡偏大等現狀,灌云縣將采取多舉措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優先補充高水平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集聚涉農科研院校專家、退休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特聘農技員、“鄉土人才” 等,組建專業技術推廣服務團隊。依托 “新農人” 實踐所,按照 “缺什么補什么” 的原則,開展專題培訓、實操演練、技能比武等,全面提升現有農技人員的技能水平。建立 “包村聯戶”“首席農技專家” 等機制,推動技術骨干與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精準對接,加快培養一支年輕有為、愛農業、肯鉆研的農業科技骨干隊伍。
(三)強化農技體系建設。為激發農業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和工作熱情,灌云縣將從以下方面強化農技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將農技人員的工作實績與崗位競聘、獎懲掛鉤,對實績突出的一線農技人員給予獎勵,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整合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遴選專業技術骨干組建農業科技推廣團隊,建立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工作機制,加強與各類經營主體的溝通聯系。構建 “政府 + 基地 + 專家(農技員)+ 鄉土人才 + 經營主體帶頭人 + 農民” 的農技推廣服務機制,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示范展示與推廣應用,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
(四)下一步工作推進計劃。灌云縣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分兩個階段推進:2025-2027年為基礎建設階段,將完成各中心的主體建設任務,基本實現以縣為單位的服務能力全覆蓋;2028-2030 年為能力提升階段,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提升全鏈條服務能力。在推進過程中,強化政策支持,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強化用地保障,預留建設用地指標,強化監督跟蹤,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安全,推動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感謝您對灌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將認真吸納您的建議,不斷完善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建設和運營,為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歡迎您今后對農業農村工作獻計獻策,共同為我縣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作出新的努力。
灌云縣農業農村局
2025年7月23日
蘇公網安備 32072302010045號 網站標識碼:32072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