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5-00168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 發文日期 | 2025-03-24 |
標 題 | 省體育局 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 江蘇省“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蘇體群〔2025〕9號 | 主 題 詞 | 衛生、體育/體育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江蘇省體育局 時間:2025-03-24 12:05[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徐州市、連云港市、淮安市、鎮江市體育局、發展改革委,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文體廣旅局(教體局)、發展改革委: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部署要求,在2024年省“全民健身強基工程”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省體育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決定繼續在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等四個縣(市、區)深入推進“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并聯合制定了《江蘇省“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實施方案》。現將《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江蘇省體育局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3月19日
江蘇省“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實施方案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為增強基層體育治理能力,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決定在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等四個縣(市、區)深入推進“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具體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的殷切囑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錨定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群眾關于體育健身急難愁盼問題和基層體育工作薄弱環節,勇于守正創新,精準靶向發力,著力提升基層體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強化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體育健身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發揮全民健身在促進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中的作用,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展現新作為。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基層體育治理效能。聚焦完善工作機制,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梳理本地基層體育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從制度和政策上精準謀劃對策措施,著力破解基層體育治理面臨的瓶頸和制約,加快健全上下聯動、組織完備、運轉有序的基層體育治理體系。將“全民健身強基工程”納入重點工作和民生實事項目,多做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體育惠民工作,定期督查推進。將相關的體育工作項目、經費整合進“全民健身強基工程”,積極尋求與相關行業的項目和資金融合。
(二)加強基層體育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體育網格員總隊、支隊長效運行機制,健全體育網格員選聘、培訓、管理、考核工作制度。選聘好體育網格員,將熱愛體育工作、熱心公益事業、有體育特長、組織能力強的人員選聘進體育網格員隊伍。建立體育網格員定期培訓制度,使每個體育網格員都明確身份定位、工作職責,并不斷提升業務能力,確保每名體育網格員熟練掌握1~2項體育技能。在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向體育網格員傾斜,推動體育網格員全部取得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稱號。優化體育網格員激勵和退出機制。
(三)激發基層體育資源要素活力。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在民政部門注冊成立體育總會或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支持民間健身團隊等基層自治性體育組織發展,制定簡易組織工作管理規范。開展民間健身團隊風采展示活動,征集、遴選和宣傳民間健身團隊優秀案例。推動社會體育指導員“亮明身份”,推廣社會體育指導員宣誓儀式,激發基層社會體育指導員活力。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吸收社會投資、市場贊助,凝聚基層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合力。
(四)提高基層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保障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強化體育民生建設。梳理、補齊基層體育工作短板,積極做優長板,全面提升基層體育場地設施建管護、體育社會組織建設、群眾賽事活動舉辦、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動態掌握本地群眾體育健身需求,優化和實施體育網格員工作任務清單,編制體育網格員工作指導手冊,規范體育網格員工作。推廣沛縣“村界杯”、灌云縣鄉村乒乓球超級聯賽、淮陰區紅色之旅系列賽事活動、揚中市水上系列賽事活動等辦賽模式,鼓勵結合當地體育項目發展優勢打造村級體育聯賽品牌,廣泛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方便參與的賽事活動。
(五)發揮基層全民健身多元功能。推動體育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促進戶外運動、體育休閑元素融入最美鄉村、田園綜合體、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拓展基層“體育+文旅+農業”特色業態,帶動群眾就業創收、賦能經濟發展。鼓勵將體育賽事活動舉辦地從體育場館擴展至具備條件的景區、度假區、體育公園、商業中心、步行街等區域,將賽事活動帶來的“流量”轉換為經濟的“增量”。引導基層體育社會組織發揮親民便民、可及性高的優勢,以體育賽事、培訓為紐帶,深入行政村(社區)開展下沉式服務,與行政村(社區)建立長效聯動機制,在協同基層社會治理、構建和諧鄰里關系等方面發揮作用。支持基層衛生服務中心探索建設慢病運動健康干預單位,發揮體育在基層慢病防治中的積極作用。
三、補助資金
(一)補助標準。省體育局對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按每個鄉鎮(街道)8萬元的標準,在2025年支持其繼續推進“全民健身強基工程”。
(二)經費安排。省體育局在2025年度預算申報中,編制年度專項資金預算及績效目標,并在預算批準后,及時報請省財政廳下達補助經費。
(三)資金用途。專項資金用于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包括體育網格員的崗位補助、激勵和培訓,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和管理維護、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舉辦、科學健身知識推廣普及。專項資金不得用于支付各種罰款、捐款、贊助、投資等支出,不得用于編制內在職人員工資性支出和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不得用于償還債務,不得用于國家規定禁止列支的其他支出。
(四)資金監管。受省專項資金補助的縣(市、區)體育部門按照規定,統籌分配和使用專項資金,配合做好績效評價工作。設區市體育局加強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指導。
四、時序安排
(一)2025年一季度,省體育局與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等四個縣(市、區)人民政府簽訂“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合作協議,各相關縣(市、區)編制工作方案。
(二)2025年4月,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向省體育局報送本地“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工作和經費安排計劃。
(三)2025年7月底前,省體育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開展省“全民健身強基工程”中期調研,召開中期推進會。
(四)2025年12月底前,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形成“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工作總結,逐級報至省體育局,省體育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對四個縣(市、區)的工作進行總結評估。省體育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召開工作總結會。
(五)2026年一季度,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向省體育局報送省“全民健身強基工程”專項補助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設區市體育和發展改革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對基層全民健身工作的工作支持和指導。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體育部門和發展改革部門要統籌推進“全民健身強基工程”,指導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加強基層體育網格員隊伍建設,動員和組織體育組織、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工作。鄉鎮(街道)體育和發展改革職能部門要抓好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體育網格員隊伍在基層體育治理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的作用。
(二)做好工作保障。設區市體育和發展改革部門要在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予支持,推動“全民健身強基工程”落地見效。沛縣、灌云縣、淮陰區、揚中市要將推進“全民健身強基工程”作為重點體育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加強支持,充分利用好縣本級留成的體育彩票公益金,積極爭取相關工作經費,為推進“全民健身強基工程”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經費保障。鼓勵通過設置志愿者或公益崗位等形式聘用基層體育網格員,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持續做好基層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保障。
(三)探索長效機制。推進“全民健身強基工程”過程中,要著眼解決基層體育機構職能弱化、人手不足、經費欠缺、活力不夠等薄弱問題,從隊伍建設、工作職責、組織保障、評價激勵等方面,努力破除體制機制壁壘,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
(四)推廣經驗做法。進一步梳理和總結2024年度省“全民健身強基工程”試點工作成果,為更好推進2025年度工作提供良好借鑒。重點關注基層公共體育服務職責落實、基層體育工作保障、體育網格員隊伍長效運行和服務清單實施、體育資源要素激活等方面情況,積極探索點上改革的實現路徑和形式,為面上改革提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加強宣傳和交流,在實現共同交流提高的同時,為編制“十五五”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