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89132/2021-00043 | ||
發布機構 | 灌云縣教育局 | 發文日期 | 2021-02-23 |
標 題 | 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試點工作的通知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科技、教育/教育 |
內容概述 | 無 | ||
時 效 | 有效 |
信息來源:灌云縣教育局 時間:2021-02-23 10:22[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打印 ] [ 關閉 ] [ 收藏 ]
蘇教體藝函〔2020〕42號
各設區市教育局、各有關高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及江蘇省教育大會精神,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推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改革創新,促進學校體育美育均衡發展,探索建立全省高校支持中小學體育美育協同發展機制,現決定在全省師范院校開展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試點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培養學生強健體魄和審美人文素養為核心,充分發揮各高校在體育美育方面的人才資源優勢,強化服務社會意識,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為中小學體育美育均衡發展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各地中小學素質教育水平。
二、總體目標
依托省內師范院校和設有師范類教育專業高校的體育美育專業師生力量,為本省廣大農村地區、革命老區或相對薄弱的地區中小學校體育美育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輻射帶動和展示交流等提供持續性的定向精準幫扶和志愿服務。通過兩年時間,探索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高校對口支持服務中小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體制機制,努力讓各地中小學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體育美育教育,不斷提高中小學體育美育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立德樹人。遵循體育美育特點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體育人、以美化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審美觀與人生觀,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堅持內涵發展。把握體育美育內涵,提升體育美育質量;突出因地因校制宜,凸顯地域文化特色;依托各高校和中小學校自身資源優勢,打造富有學校和地方特色的體育美育課程和實踐品牌。
(三)堅持協同推進。統籌區域和城鄉發展,積極創新跨部門、跨地區、跨學校的協作合作機制,探索政府、高校、中小學校“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激發中小學校體育美育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共同推進中小學校體育美育工作。
四、主要任務
各設區市推薦1個涉及農村、貧困或革命老區的縣(市、區)作為高校對接,由試點高校全面支持和幫扶指導所對接聯系的縣(市、區)轄區范圍內尚未開齊開足體育美育課程的中小學校,在中小學校體育美育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輻射帶動和展示交流等方面提供指導和服務。其中,專項幫扶和志愿者服務主要面向相對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校的體育美育工作。
(一)服務中小學體育美育教學。圍繞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和提高學生審美人文素養的目標,加強青少年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教育,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身心特點,按照對口學校和學生需求,開發和實施2門以上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參與面廣、易于組織的體育美育專項課程。
(二)服務中小學體育美育實踐。利用日常教學以及寒暑期時間,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常態化實踐活動,指導中小學校開展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學生特點和教育特質的體育美育實踐活動。幫助中小學校豐富“大課間”學生體育活動,深入開展班級合唱、校園集體舞、樂隊、戲曲表演以及藝術實踐工作坊等美育實踐活動。幫助中小學校建設2個以上的體育美育興趣小組或社團,幫助中小學生至少基本掌握體育技能、藝術特長各1項。
(三)服務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體育美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幫助中小學校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課間音樂、教室、走廊、宣傳欄和新媒體平臺等,創新開展體育美育活動。組織開展體育節、藝術節等各類體育美育文化活動以及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環境。
(四)服務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名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坊、培訓進修、師徒結對、集體教研、項目合作、課題研究、掛職鍛煉、跟崗研習等多種形式對所在地區開展中小學校體育美育教師隊伍建設專項幫扶,提高區域內教師的專業水平、教育教學能力以及理論研究水平。
(五)服務中小學輻射帶動機制。通過高校創造性地開展試點工作,切實發揮好浸潤計劃的典型示范、突破和帶動作用,全面支持與幫扶指導所在地區的中小學校,整體推進全省廣大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等中小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在此基礎上,輻射帶動全省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實現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教學水平整體提升。
(六)服務中小學成果交流展示。通過開展多種形式成果交流展示活動,加強宣傳報道和社會氛圍營造,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適時組織推廣并建立相應反饋評價機制,形成江蘇特色中小學校體育美育活動品牌。
五、參與院校
省內開設有體育、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相關師范教育專業的高校均須積極參與此次行動計劃。首批試點高校名單及對接縣(市、區)詳見附件1。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設區市、相關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及相關高校要高度重視,將此項工作作為推進區域體育美育均衡發展以及高校服務社會的重要舉措,加強統籌領導和分工協調。
1. 高校要建立相關工作機制。要有校領導牽頭負責,明確工作責任人,成立工作專班,制定浸潤計劃方案,落實配套保障措施。根據中小學校需求提供對應的幫扶菜單,創造性地做好組織實施工作。要大膽探索、積極作為,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完善試點工作方案,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2. 高校要建立志愿者隊伍。要建立健全一支包含相關專業學者、專業教師和學生在內的成員穩定、結構合理的志愿者隊伍。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方案和推進機制,為支持計劃實施而提供充足的器材設備、場地設施以及持續開展工作的經費和條件保障,確保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并形成有代表性的、可供復制的顯性成果。
3. 各設區市、相關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做好高校與區域內所有體育美育課程相對薄弱中小學校的對接與協調工作,相關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制訂接受支持的具體方案,及時向試點高校提供“需求菜單”,與高校簽署支持合作協議。
4. 省教育廳每年將對照試點高校的計劃工作方案,在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輻射帶動和展示交流等六個維度進行調研指導和督促檢查,把高校支持幫扶中小學校體育美育均衡發展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強化安全意識。參與試點計劃的各方要筑牢“安全第一”的意識,明晰安全工作的責任歸屬。要建立健全各項具體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預案和應急處置機制,全面摸排城鄉交通、在外住宿、教學實踐等環節的安全隱患,強化風險預防、研判和應對。要為參加試點計劃的所有師生購買人身安全保險,為活動的順利有序開展提供安全保障。
(三)落實經費保障。試點計劃所需費用由省教育廳及試點高校共同承擔。省教育廳將對高校行動計劃和行動效果進行檢查考評,并根據考評結果提供相應經費支持和政策支持。各高校要積極籌措資金,結合實際設立專項配套和發展經費,全面保障試點計劃實施。要按照有關財務規定,嚴格經費管理,確保專款專用。
(四)加強示范引領。各設區市、相關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試點計劃的示范引領作用,要注意點面結合、整體推進,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研討、現場調研推進會、成果交流展示等系列活動,建立健全整體推進機制。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形式,對典型經驗進行報道,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請各有關高校及時與相關縣(市、區)做好對接工作,于2021年1月29日前將《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書》(見附件3)電子版發送至郵箱2442215375@qq.com,相關紙質材料蓋章后寄送至省教育廳體藝衛處。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號,聯系人:古愷,聯系電話:025-83335640。
1. 江蘇省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試點高校名單及對接縣(市、區)
2. 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任務指標明細
3. 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書
省教育廳
2020年12月29日